銀耳是擔子菌門、銀耳綱、銀耳目、銀耳科、銀耳屬真菌的子實體, 又稱作白木耳、雪耳、銀耳子等,有“菌中之冠”的美稱。銀耳一般呈菊花狀或雞冠狀,直徑5-10厘米,柔軟潔白,半透明,富有彈性。
銀耳作為我國傳統的食用菌,歷來都是深受廣大人民所喜愛的食物,其中所含有的活性成分-銀耳多糖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。
明清之際,天然品相好的銀耳一直是皇帝和達官顯貴養生益壽的佳品,如清代女官德齡所著《御香飄渺錄》中所說:“銀耳那樣的東西,它的市價貴極了,往往一小匣子銀耳就要花一二十兩銀子才能買到。
形態特征
銀耳為擔子菌門真菌銀耳的子實體,由10余片薄而多皺褶的扁平形瓣片組成。銀耳子實體純白至乳白色,一般呈菊花狀或雞冠狀,柔軟潔白,半透明,富有彈性。干后收縮,角質,硬而脆,白色或米黃色。 在子實體上下兩面,均覆蓋子實層,由無數擔子組成。擔子近球形,縱分隔, 大小介于10×9(微米)-13×10(微米)之間。擔子上生微細孢子,無色,光滑,近球形,大小介于6×4(微米)-8.5×7(微米)之間。
銀耳菌絲體由擔孢子萌發生成,是多細胞,呈灰白色,極細,起著吸收和運送養分的作用。菌絲體在條件適宜時,形成子實體,子實體是人們食用部分,由薄而多皺褶的瓣片組成。白色、表面光滑、有彈性、半透明。干后微黃呈硬角質,體積劇烈收縮變小、脆硬,為濕重的1/3~1/8,遇水浸泡又可恢復原狀。成熟的子實體的瓣片表面有一層白色粉末,為銀耳孢子,若銀耳孢子成熟,會自動彈射出來,由此可借助風力傳播,再生長新的下一代,由此周而復始。